中国佛教走向世界:不能总盯着“佛教GDP”
2017-07-09
回眸过去,近现代以来,中国佛教走向世界始于太虚大师。太虚大师在其《告徒众书》中曾言,他在1924年对佛教发生二种新觉悟,一曰“中华佛化之特质在乎禅宗:欲构成住持佛法之新僧宝,当于律与教义之基础上,重振禅门宗风为根本”。二曰“中国人心之转移系乎欧化:欲构成正信佛法之新社会,当将佛法传播为国际文化,先从变易西洋学者之思想为入手,因著人生观的科学及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,以见其意”。即一方面大师对内要重整佛教教理和制度,另一方面要先通过善巧发掘佛法真义对外影响西方乃至世界,进而建立正信佛法流布之新社会。